微整注射墊下巴
微整注射墊下巴是很常見的微整形項目,快速、沒有手術切口、沒有恢復期的問題,立刻可以看見效果。在關鍵的位置注射可以有畫龍點睛、改變臉型的感覺,經過專業醫師適量地注射,外觀可以非常自然,因此是接受度非常高的推薦療程。台灣衛福部核可通過的微整注射劑種類繁多,每種品牌和劑型都有不同的特性與優點。(例如:喬亞登、瑞絲朗、水微晶…)
除了玻尿酸外,還有微晶磁、晶亮瓷這一類的微整注射劑型。這類的劑型其主要成分為Calcium Hydroxylapatite(70%是鈣鹽的結晶,30%是水性凝膠成分)黏稠性比玻尿酸高,注射後會在組織鈣化,支撐組織的效果比玻尿酸好。因此許多醫師會推薦使用微晶瓷、晶亮瓷於鼻子、下巴等比較需要支撐性的部位。
至於舒顏萃(童顏針、聚左旋乳酸)、洢蓮絲(Ellanse、少女針)這類的微整注射劑型,雖然本質上也是填充劑(Filler),由於填充的原理是利用自身膠原蛋白增生,增生多寡因個人體質而異,因此適合較大面積的注射,較少使用於局部形狀需要較精準填充的注射,例如:鼻子或下巴。

下巴微整注射之後改為墊下巴手術
微整後的下巴手術
微整注射下巴可以局部修飾下巴線條,但若需要穩定的明顯改變,還是建議墊下巴手術。門診確實遇到不少情況是微整注射後才想手術墊下巴。另外,墊下巴手術對於下巴皮膚鬆弛、或是雙下巴也能有改善的效果。由於支撐效果強,再加上放置於整層軟組織的下方,相對於微整注射劑會被皮膚壓扁,墊下巴手術反而能拉緊下巴的組織,改善鬆弛。
墊下巴手術|骨感的下巴
因為微整注射的材質是膠體,在怎麼樣質地都是相對柔軟的,所以注射入人體後,下巴外表的感覺是軟組織,而非如骨頭般的硬組織。大家偏好的是骨感的下巴,而非肉感,因此建議不要利用柔軟的玻尿酸做大體積的下巴改變,若是注射過量,看起來是下巴肉很厚的感覺。下巴是骨與肉的平衡,注射過量,產生的是肉感的下巴,在臉部動作表情時容易看出不自然。臨床上也遇到一些注射微晶瓷產生下巴表面不平整(尤其是做動作時)的案例,個人猜想可能是微晶瓷產生的鈣化反應不均勻,再加上分散注射,以至於下巴深淺組織的質地不同所導致。
有個特殊案例跟大家分享。有位年輕女性下巴注射微晶瓷,因為注射處摸起來異常堅硬,因此來診詢問。她的下巴看起來是標準的微整注射過量的下巴,下巴正中一塊突起,講話動作時更加明顯。我觸診一摸,雖然還不到骨頭的硬度,但確實非常硬,不是一般微晶瓷注射後的感覺。仔細一問,才知道她注射下巴之後與男友吵架,在家中大打出手,男友咬了她下巴一口。之後他下巴紅腫疼痛,應該是感染發炎,經過治療才好轉。感染痊癒之後,就發現下巴的硬塊了。推測應該是發炎反應讓微晶瓷鈣化得更厲害,因此變得堅硬。但鈣化之處並沒有跟骨頭相接,而是在皮下,所以還是沒有辦法有骨感的下巴。

微整注射後,改為墊下巴手術
自體脂肪移植|下巴整形
除了微整注射外,順便一提下巴的自體脂肪注射。對於臉部組織填充的情況來說(臉部凹陷:額頭、太陽穴、夫妻宮、淚溝、中臉、臉頰、蘋果肌…等等部位),自體脂肪移植臉部是蠻好的手術方式,利用自體組織達到自然長效效果。但再怎麼樣,自體脂肪組織,畢竟還是”脂肪“組織,不該太多脂肪的地方還是不能打太多脂肪。對於下巴需要“骨感”、要求“線條”的區域,注射自體脂肪我個人習慣偏保守一點,僅利用自體脂肪作小幅度的調整,因為若是注射越多,下巴的”脂肪感“、”肉感“就越多。我也曾經應對方要求做大量的下巴脂肪移植注射,結果幾個月後對方又要求我抽掉下巴脂肪,因為看起來是肥胖的下巴。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打進下巴的是脂肪,看起來就是脂肪多的下巴。
玻尿酸注射|下巴手術
下巴注射的若是玻尿酸,會經人體自然代謝而消失,日後玻尿酸被吸收便需要補充注射。同樣部位多次注射玻尿酸,人體可能產生莢膜包裹住玻尿酸、或是結締組織長入,使得玻尿酸長期存在人體。但門診常見因爲長期皮膚壓力使得注射過的下巴形狀變的圓頓,或是局部過於突出。若是微整注射玻尿酸後要墊下巴手術,玻尿酸的好處是可以利用降解酶將玻尿酸水解,較不會影響手術評估與結果。可以於手術前利用降解酶水解玻尿酸,之後在再與醫師當面討論,並做手術前的評估。因為微整注射的玻尿酸可能散佈在組織內,不見得能利用降解酶一次完全處理,術中若是發現有殘留的,可在手術中移除、或再次施打降解酶處理。

玻尿酸注射後,改為墊下巴手術
微晶瓷|晶亮瓷注射
不同於玻尿酸,微晶瓷或是晶亮瓷注射後會產生人體不可吸收的成分,在組織內形成鈣化反應,這樣的鈣化成分就會長久的存在人體組織,而且質地會比玻尿酸硬。好處是支撐力較玻尿酸強,壞處是不可吸收,也較難移除。目前並沒有如同玻尿酸一樣有降解酶能處理無法被吸收的微晶瓷或晶亮瓷。個人經驗上發現注射微晶瓷或晶亮瓷的下巴,若是要再接受墊下巴手術,術中的不可預期性較高。能利用手術移除的量不一定,要看鈣化的程度,也常見注射處有纖維化組織產生。由於許多女性希望能有尖下巴,若是微整注射的表淺一點,下巴越能有尖點的感覺,可是越是接近表皮的不規則鈣化,也越容易被肉眼察覺。之後若是接受墊下巴手術,越是接近表皮的微晶瓷越難藉由墊下巴手術的切口移除,因為墊下巴手術的切口剝離是下巴軟組織的底部。

注射微晶瓷後改為人工骨下巴
長效玻尿酸
有一類注射針劑號稱“長效玻尿酸”,但不是玻尿酸,而是聚丙烯醯胺膠體溶液(Aquamid,雅得媚,奧美定)。這種物質不會被人體吸收,是永久性的填充劑。在中國有許多接受奧美定注射豐胸的併發症案例,因此對岸已經禁止奧美定的使用,在台灣則較多使用於臉部。在人體中永久不吸收,也有許多案例報告注射後位移,若是感染或是造成外觀問題的話需要手術清創取出。我個人處理過一些相關的併發症。有案例在臉頰注射雅得媚,注射數個月後因為同側嘴角有個小傷口 ,引發整個臉頰感染,經由手術清創加上抗生素處理而好轉。
除了可能位移外,也一樣會有填充劑都有的問題,支撐組織的效果會隨著時間變小,其實也就是打入的東西被皮膚組織壓扁的意思。也就是說,剛打完很翹的下巴,會慢慢地變得比較(若是打在鼻樑,則會慢慢地變得比較寬)。曾經聽過一個案例的自身經驗,她說覺得變寬變鈍的時候,就自己用手捏一捏讓下巴變尖一點。
我的下巴打了什麼?不知道?
出乎意料的,許多人不清楚自己臉上注射了什麼東西。因為為整注射的盛行,接受醫美療程,已經快要像是上街買東西一樣的模式了。不清楚自己接受了什麼療程,可能就像是許多人買的手機,常常也是不清楚它的功能有什麼一樣。雖然醫療行為不能跟買東西相提並論,但現實是醫學美容療程早已經不是傳統的醫療行為。即使如此,還是建議大家務必在注射前確認自己臉上注射的東西是什麼。
若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打了什麼,手術清除就會有不確定性,必須看到組織的情況才知道如何處理,或是預測效果可到什麼程度。另一個方式是嘗試施打降解酶,若是玻尿酸就會發現效果。在我個人的經驗中,也有多次受術者自認為是微晶瓷,結果手術打開是玻尿酸的。
移除微整注射的墊下巴手術
移除微整注射可以與墊下巴於同一次手術一起完成。手術中能探查到的微整填充劑都有機會可以移除,正如前文所說,玻尿酸是較容易處理的填充劑,常常手術探查到的就能移除,若是術中憑手術經驗感覺還有殘餘的玻尿酸但手術探查不到,可以術中使用降解酶來加強處理。至於微晶瓷的話,個人經驗來看,一般是可以清除掉部分,但須看組織鈣化的程度。沒有鈣化的部分可以比較簡單地清除。鈣化的部分若是集中在幾處,還可以犧牲掉一些組織做手術移除,但若是非常細緻的散在組織中,便沒有辦法移除了。
順利清除先前的填充物的話,接下來的墊下巴手術就可依常規手術執行。一般來說為了要清除先前的填充劑,手術剝離的範圍便會加大,墊下巴的材質就更需要牢牢地固定在理想的位置,以免在剝離的空間中滑動,鈦金屬骨釘這時就會發揮它的功效,可以很確實的固定墊下巴的材質。
曾經有數次手術清除微整注射物時,赫然發現填充物堆積處的下巴骨骼受到侵蝕凹陷,這樣的情況除了是注射微晶瓷以外,連支撐力較差的玻尿酸也有發現。翻查文獻才發現今年(2018)有學術論文提到此一現象,但可惜論文未深入討論。

下巴注射玻尿酸,手術中發現骨骼侵蝕現象
手術的效果會跟清除注射物的程度有直接關係,所以一般來說施打玻尿酸之後墊下巴手術的問題比較少,結果也較好一點。無法在手術中移除的填充物,在有些案例身上發現在術後漸漸被人體吸收。因此,若是不滿意微整注射後的下巴,是可以嘗試手術清除,並同時墊下巴手術。
▼預約諮詢荊偉政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