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骨手術是透過調整骨骼形狀、尺寸或位置來達到改變臉型線條目的的手術方式,也是在臉部美形手術中改變臉部輪廓最大的手術,術前後幾乎是「變臉」的效果,因為骨架的改變會影響容貌甚至氣質、以及帶給人的感覺。
如臉部骨架高聳突出有稜有角、臉型線條剛硬,顯見此人性格也是強硬派偏多,與人易有距離感。經過削骨調整過關鍵部位,改善了高凸的顴骨、柔化臉部線條,視覺上臉型接近討好的鵝蛋臉,剛硬戾氣減少,柔和感增加了,氣質也會變得不同。
▲為了修飾臉部突出的稜角,分別針對顴骨、下顎骨、下巴做了不同術式調整,臉部比例改善、臉型線條變柔和後,就沒有了術前令人害怕的兇惡氣質。
顏面整形手術有一定的困難度,「削骨」更屬於高階整形手術,並非每位醫師都有能力可以操作,削骨技術的複雜性質及絕對專業度和其他整形項目有極大不同,例如削骨技術不只削骨一種,還包括顴骨內推、磨骨、截骨等方式,如何靈活運用需要專業考量,而醫師在術前的療程規劃也必是根據患者本身條件及需求來量身訂作,所以有豐富的經驗和美感是必須的,因為療程需要事先預期合併考量臉部對稱性及比例來做術式安排,對術後成果越有利。以下是診間最常被患者詢問的3個問題,在這裡整理出來提供參考。
▲璞美荊偉政院長專精削骨、正顎、拉皮手術,對於臉骨與筋膜層組織有豐富的研究及臨床經驗,致力鑽研自然美感、手術安全、疤痕隱形、短恢復期的手術方式,為業界的全方位削骨正顎合併拉皮的權威醫師。
削骨手術能改善哪些臉型問題?
早期因為韓國明星熱衷削骨小臉,讓大家以為削骨手術只是削骨「讓臉變小」的手術,其實臉部削骨常見的應用部位主要是三個部分:顴骨、下頷骨(下顎骨)、下巴。對應到東方人的臉部特色,在寬臉、五官較平板的條件基礎下,若有顴骨相對高聳、下頷骨過度發達(國字臉、本壘板)、下巴過長(下半臉比例過長)、臉部不對稱等情形,都很適合評估採用削骨手術來做改善。
大致而言,削骨手術的需求主力有以下兩個方向︰
•削骨變小臉
亞洲人崇尚小臉,大家都想把臉變小,所以削骨手術最主要的諮詢對象就是想要變小臉的人。
然而骨頭是否削越多越好?臉變小就一定較好看嗎?以專業角度來建議,全臉削骨的必要性仍要看個人條件及需求評估,畢竟每個人的骨架、臉部肌肉軟組織、五官比例等等皆不同,一昧讓臉變小,未顧及整體比例,可能以肉眼看就不是很和諧對稱,且審美觀容易依潮流而改變,耐看度相對受限。
•局部臉骨調整
診間經驗發現,很多患者是先天臉部局部骨骼過於發達來諮詢削骨手術,例如顴骨突出、下頷骨發達(大餅臉、國字臉)、臉型兩側不對稱等等,雖然是局部骨架問題,但是更容易形成明顯的臉部特色讓當事人在意、感到沒自信,例如高顴骨造成強勢印象(如電視劇裡的惡婆婆刻板印象)、人緣不佳。
國字臉、剛硬方正的臉型,如果是男性也不一定討喜,若是女性,剛硬方正的臉型更讓人不敢靠近,透過削骨手術來修飾調整,線條柔和的鵝蛋臉還是較具親和力(男性則會依對稱性修飾,保留剛毅男性線條)。針對臉骨問題不太嚴重的朋友們,有時局部的微調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削骨手術會留疤嗎?
一般直覺認為削骨手術這麼大的手術,有疤是必然的,其實這一點反而不需要擔心,原因在於削骨手術有很多種做法,例如磨骨、削骨、骨頭內推等,幾乎所有的手術切口是在口腔內,外觀上看不到。
唯一外露的疤,是例如顴骨弓內推手術,會有一個約1cm大小的疤,但是隱藏在鬢角內,當術後傷口逐漸復原,幾乎看不出有傷口。
削骨手術會不會很痛?
這也是常常被問的問題,大家對於削骨手術的疼痛度存有很大的恐懼,其實比起抽脂手術、隆乳手術,削骨手術的疼痛程度並沒有想像中的高,因為手術過程中是全身麻醉,手術部位也會局部麻醉,而骨頭本身是沒有知覺的,多數會感覺到的是術後腫脹期的痠麻感。
骨頭沒有知覺,那痛感從何而來呢?其實主要會產生疼痛感的部位是手術傷口以及臉部皮膚感覺神經,手術的痛感也會依據手術部位而有差別,越接近下頷神經部位會越痛,下頷神經的位置在下巴兩側,手術部位越接近神經,拉扯到神經的機會越高,疼痛越劇,所以像下顎骨削骨、下巴整形部位的手術會比較有痛感,其他部位敏感度較低。
顴骨區︰顴骨內推手術,傷口隱藏在兩側鬢角內,不會拉扯到神經,痛感低。
下頷骨(下顎骨)區︰切除下頷骨,傷口在口腔裡下緣內側,不會拉扯到神經,痛感低。
下巴區︰下巴截骨、下巴整形,因下頷神經分佈在下巴兩側,拉扯到神經機率較大,疼痛感較強。
其實,每個人的臉都是獨特的,一般在討論整形時常聽到所謂的「臉部黃金比例三等分法」:鼻翼以下的臉佔全臉的1/3,或是下嘴唇以下的臉是人中長度的2倍,僅是概略原則,以診間經驗來說,窄長的臉型就不一定適合這樣的比例,會讓臉看起來更長,實際諮詢時根據你的臉型與五官做客製化的療程規劃,基本上較為符合現代整形需求,以原有的條件為基礎來決定最佳臉型比例,打造出專屬於每個人獨特個性的自然美顏,而不是套用樣板模式,正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
▼預約諮詢荊偉政醫師▼